科研赋能 助力成长
——新场实验中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训专辑(四)
教师个人简介
唐玲聪,浦东新区2021-2024区骨干教师,在2023学年被评聘为浦东新区物理学科中心组成员。自参加工作以来,积极参加市、区、学校教学教研活动,在2023年期间参与了浦东新区“名师面对面”的录制工作。唐老师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对于课题的撰写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积累。唐老师本次讲座主题为《“研”以赋能,“修”以提升》。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提升见习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见习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个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2024年12月2日,新场实验中学开展了第四期见习教师培训。本次培训由唐玲聪老师主讲,主题为《“研”以赋能,“修”以提升》,参与培训的有新场实验中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16位见习教师,还吸引了新场实验中学的青年教师们前来聆听学习。
职业发展路径解析
唐玲聪老师首先剖析了教师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指出教师职责远不止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涉及教学、班级管理、学生心理辅导等多个方面。他详细阐述了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从见习教师到高级教师,甚至正高级教师,每一步都伴随着明确的要求与挑战。同时,他强调了教师专业成长依赖于不断的学习和科研,如参加规范化培训、争取成为区级骨干教师等。
唐老师接着介绍了区级骨干教师的发展路径,并详细讲解了教科研课题的申报流程。他提醒教师们,教科研的重点在于区级课题的研究,从申报到立项,再到开题报告和中期评审,每一步都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准备。
课题研究之要义
此次培训唐老师围绕自己在2019-2024年的教科研经历,提出了对课题研究的独特看法。首先,唐老师探讨了三创课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以及课题研究的类型、PPT制作要求等。他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实践探索和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唐老师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他提出将教科研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指引教师成长。同时,他也指出了高级别要求与大多数教师实际工作之间的脱节问题,并强调了细致严谨在教师工作中的重要性。
针对学校教师在教科研工作方面的态度与挑战,唐老师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提出,尽管有些教师对参与教育研究的兴趣不高,但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鼓励教师们提升内驱力,勇于面对挑战,积极投身于教科研工作。
课题研究之选题、设计
接着,唐老师围绕问题解决与责任归属进行了深入讨论。他强调了自我负责和积极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们通过实际操作和经验积累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唐老师详细讲解了课题研究的流程与选题策略,他提出课题研究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明确研究问题、做出合理假设、设计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收集数据验证假设。他强调选题应基于实际问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效果。此外,唐老师根据多年来做课题的经验,他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生动展现了如何从日常教学发现课题探究切入点,并提出了四点思考,而最终的目标是立德树人。
讲座最后,唐老师聚焦项目化学习与教学创新,结合当前教育热点如综合素质项目化和学科融合,提出了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应聚焦项目化学习和阅读教学设计的建议。他鼓励教师们选择具体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探讨创新教育实践。
见习教师感悟
在聆听了唐聆聪老师关于《研以赋能,修以提升》的主题讲座后,我深感启发。老师系统地阐述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管理的关键要素,帮助我厘清了课题研究的全流程。通过“基于问题”入手,到确立选题、提出假设,再到设计和实施方案,老师的讲解让我意识到,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不可或缺的。
尤其是唐老师提到的选题方法,使我明白了选择研究方向的重要性。明确的问题导向和严谨的假设设计,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此外,数据收集与假设检验的过程,让我体会到研究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此次讲座不仅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追求更高的质量与深度,以实现个人的提升与赋能。总之,唐老师的讲座让我为未来的研究道路充满信心与期待。
新场实验中学 郭勇
参与了此次培训,让我对教科研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可能一提到课题研究,我就会联想到复杂、繁琐等不美好的词汇,但听了唐老师的讲座,让我有了别样的认识。好的课题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有步骤的,一次撰写的过程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专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这次培训让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定位。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但我相信,只要不忘初心,持续学习,一定能走得更远。
川中南校 金佳莹
这次讲座唐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教科研过程中,项目申报的流程,以及重要的是,教科研的含义。提起教科研,我第一反应是麻烦,需要注意时间节点提交材料,动辄几千字的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答辩,还要自己制作ppt等等。第二个反应则是毕业论文,毕竟流程很像。然而与毕业论文不同的是。一个教科研项目可以延长到三年完成,这就代表充裕的时间和更广阔的选题——完全可以设计一项跟踪研究;一个教科研项目可以不超过11人,这就代表有志同道合之人的协助;更重要的是,教科研项目来自实际教学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一个教科研项目可以令人受益良多。
新场实验中学 王宇浩
12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新场实验中学唐玲聪老师的讲座。唐老师以“研以赋能,修以提升”为主题,深入剖析了教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课题研究的阶段、类型及价值等内容的讲解,我深刻认识到课题研究不仅能解决实际问题,更能促进个人成长。唐老师用“妈妈烙饼”的案例生动阐释了课题研究过程,让我受益匪浅。我也感受到,课题研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用心去感受教育的真谛。最后,唐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课题选题的方法,并给出了做好课题的具体方法,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专业基础,积极投身于教科研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川中南校 赵祎慧
本次的培训围绕如何选题、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有什么意义等话题展开,既丰富了我们见习阶段的知识储备,又教给我们教研工作的方法论。
读研时期的科研工作核心在于拓展自身专业方向领域的研究,而身为一名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我在本次培训中对课题研究的各个步骤、要点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课题研究“四有”和选题“六问”以凝练的总结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了脉络,“妈妈为什么烙不好饼”的妙喻把课题研究的理论变为易于理解的实践步骤。
日常教学经历、教学感悟心得、教学中发现的共性或个性问题、从教学实践中得到的理论创新等等都可以作为选题的来源,只要我们能够留心生活,我们就能不断涌现出新想法,选题和课题研究就能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
川中南校 杨思雯
今天,我有幸听到了一场关于“课题”的精彩讲座。通过唐老师的讲解,我对课题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意识到,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教学过程中,课题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课题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多个步骤。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如老师所说,“做是做了很多,但说不清楚”,这提醒我们在进行研究时,不仅要注重实际行动,还要善于总结和表达,这样才能让别人理解我们的研究成果。
其次,好的课题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创新性。一个好的课题题目应该是创新的,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实问题或推动理论发展。同时,研究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再次,研究需要计划和执行能力。没有周密的计划,再好的想法也可能无法实现。因此,在开始一项课题开始之前,我们应该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然后按照计划稳步前进。
总之,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体会到了课题的对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复杂性。这对新教师的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重视课题技能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个人梦想和教育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场实验中学 张逸羽
本次专题讲座不仅为见习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指导与成长启示,更激发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唐玲聪老师的精彩分享,让在座的所有老师都深刻认识到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品质提升的重要性,也让老师们收获到了很多新观念和新想法。相信有了专业的指引、青年力量的加入和学校的支持,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必将有序、扎实的推进。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书写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