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备课组活动主要就《孔乙己》的教学内容进行讨论:
首先,作为文章的主人公,孔乙己的形象是一定要加以分析的,作者通过对他几个经典片段的描写,生动刻画出一个封建社会末期落魄文人的穷酸形象。在分析孔乙己的时候,学生应该是带着好奇的眼光的,觉得他可笑,而且命运悲惨,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关注到他善良的一面,以及自己对自尊的维护。
孔乙己的经典片段很多,我们几位老师则选择了一句对孔乙己的介绍。“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来进行研讨,为什么站着喝酒?为什么穿长衫?“唯一”又把孔乙己放在什么地位上?借此展开全文对孔乙己的分析。
其次,孔乙己虽然是主角,但作者对用心表现的应该还是社会的悲凉和人情的冷漠。
我们在处理这个教学点的时候,依旧决定把关注点放在几个“笑”字和一句话上。“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几次的笑,发生在孔乙己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意义,随着孔乙己生活越来越悲惨,他带来的笑声却依旧不变,这是何等的悲凉。人们在笑话他的时候,本身并不存在恶意,却给他带来深深的伤害,对自己的残忍而不自知,社会是何等的冷漠,几个“笑”分析好了,文章的主旨也就能把握了。
鲁迅的文章,篇幅都比较长,对于这样的文章找准几处“立足点”是非常重要的,围绕着关键的词句展开,教学的思路才不显得杂乱,也才能更好地随着对关键语句的品读,发掘文本中更有深意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