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落实市教委和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启动大会的会议精神,以教育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的有效应用为导向,通过组建信息化应用结对联动学校,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实现校际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
二、主要目标:
1、通过构建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平台,实现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过程管理,探索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经验,全面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2、利用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校本研修、校际联动教研的方式,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为手段,全面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3、通过构建信息化校园生态环境和开展主题化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信息化素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工作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学校教学效能。
三、工作内容:
1、建立学校结对联动的工作机制
(1)成立教育信息化组团式联动发展体领导小组。每校有一名校级领导参与,负责对各校教育信息化实验项目的具体实施。各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确定学校信息化实验项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保证信息化实验项目有序推进。
(2)各校建立信息化应用试验项目的工作小组,并建立固定联系人,形成联动联系机制。固定联系人分为两个层面:一为负责教研的工作小组组长(副校长或教导主任);一为负责技术的信息中心人员。
(3)建立定期活动机制。各校在开学初定好活动计划,确定各校研讨或活动主题,并按照计划定期开展校际交流、研讨活动。
2、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教学平台
(1)构建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校园门户网站功能,能实现校内网通知的收发、文件传输、即时交流、请假申请、后勤报修、教务管理、校本研修等功能,符合区中小学学校网站达标建设项目的要求。
(2)加强学校网络运行的监控,维护校园信息化软硬件设备,保障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
(3)开展教育网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构建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平台。
2、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活动
(1)开展校际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
(2)开展校际教研组内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活动。
(3)开展校际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优秀课展示活动。
(4)开展学校特色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活动。
3、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针对学校教师信息化应用现状,开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培训。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多媒体制作培训等。
(2)利用“浦东教师研修网”,开展相关研修活动。
(3)利用校本研修平台,开展网络校本培训活动。如网上观课、评课、网上集体备课、教案改进、课件共享、撰写教学反思等活动。
(4)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记录教师专业成长过程。
4、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生学习活动
(1)构建信息化环境,开放机房、电子阅览室等,开设信息技术拓展课、校本课程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2)开展各项学生信息化竞赛活动。
2010年1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