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半个月之后,12月12日,也就是昨天晚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广州开幕。这是亚残运会第一次与亚运会统一在一个城市举办,开幕式上,手语被巧妙地融入了焰火表演;数百名残疾人运动员的母亲与她们的儿女携手入场,同唱一首歌;盲人、聋哑人与肢体残疾人相互协助、相互支撑,共同点燃火炬,所有的大主题都在细节中完成他们本真的展示。作为第一届以“亚洲”命名的残疾人运动会,它流光溢彩,也返璞归真;它刚刚启幕,却已被历史铭记。
数百名母亲与残疾人运动员一起入场,共唱爱的颂歌――以最质朴却最动人的方式阐释了亚残运会的主题。它将“爱”翻译成各国观众共通的“语言”,也以巧妙的方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家庭关系、亲人之爱是中国传统伦理生发的起点。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个残疾人馆的落成、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的盛大开幕,就像是一种连续性的洗礼,使我们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助残扶残意识,并学会了用一种新的尺度来衡量社会的文明程度。
张海迪曾说,“残疾人的痛苦,不是单个人的痛苦,而是全人类的痛苦之一;生命的残缺,不仅是个人的不幸,也是人类进化的代价。”以“欢聚”、“分享”、“共赢”为口号的广州亚残运会再次提醒了我们,人类幸福同源、血脉同根,对残疾人的关爱与尊重,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镜鉴与标尺,更是我们对人类核心价值的维护。
让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欣赏未来七天的体育盛事,它不仅关乎高度与速度,也关乎美与艺术,更关乎尊严与爱。亚残运会是一张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试纸,传递给我们的将不仅是健儿们拼搏、超越的精神,更是深具普遍意义的生命价值与人类理想――而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憧憬与期待。我们不仅要观看竞技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看比赛去体验残疾人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精神,去体验残疾人挑战生活的勇气,去体验生活的意义,进而鼓励人们关心残疾人,关心残疾人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