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石笋中学六年级数学备课组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期末统考成绩和平时上课情况来看,本届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计算能力较差,学习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需要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师生在本学期加倍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指导思想
以二期课程改革中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学生在玩中学,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我校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创新性的教学。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5-8章,包括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线段与角的画法和长方体的再认识。
四、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以及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概念,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学习负数的运算,经历确立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归纳有关的运算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法则和性质进行运算。
3、经历运用等式的性质和有理数的运算规律探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过程,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会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初步体会化归思想,会用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
5、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通过不等式与方程的类比,发展类比思维。
6、通过操作实践,掌握直尺、三角尺、圆规、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会用直尺、圆规进行线段相等,角相等的作图。
7、会用尺规作线段中点、角平分线,会求已知角的余角或补角。
理解长方体中的棱、面之间的基本位置关系,直观认识异面直线的概念,知道一些简单的检验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的方法,初步形成有关的空间概念。
五、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1)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2)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3)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1)集体备课不留于形式,每日随时随地进行,不拘一格,重在实效。
(2)大型备课主题鲜明、有气息、有前瞻性。
(3)考试:随堂小卷子、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六、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
课时 |
|
第一周:有理数的意义 |
1 |
|
数轴 |
2 |
|
绝对值 |
1 |
|
第二周:有理数的加法 |
2 |
|
有理数的减法 |
1 |
|
有理数的乘法 |
2 |
|
第三周:有理数的除法 |
1 |
|
有理数的乘方 |
1 |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2 |
|
第四周:科学记数法 |
1 |
|
复习和小结 |
2 |
|
列方程 |
2 |
|
第五周:方程的解 |
1 |
|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
3 |
|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 |
3 |
|
第六周:不等式及其性质 |
2 |
|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
3 |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2 |
|
第七周:二元一次方程 |
1 |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
3 |
|
小练习 |
2 |
|
第八周: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
2 |
|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
2 |
|
复习和小结 |
|
|
第九周:考前复习 |
|
|
第十周:期中考试 |
|
|
第十一周:线段的大小的比较 |
1 |
|
画线段的和,差倍 |
1 |
|
角的概念和表示 |
1 |
|
第十二周:角的大小的比较,画相等的角 |
2 |
|
画角的和、差、倍 |
2 |
|
余角、补角 |
1 |
|
第十三周:复习和小结 |
1 |
|
考试 |
1 |
|
|
长方体的元素 |
1 |
|
长方体的直观图的画法 |
1 |
|
第十四周:长方体中棱与棱的位置关系 |
1 |
|
长方体中棱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
2 |
|
长方体中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
2 |
|
第十五周:复习和小结 |
1 |
|
复习 |
|
|
|
|
|
|
|
|
|
|
|
|
|
|
|
|